南
庄昔日曾以生產木材、煤礦而繁華一時,極盛時期,街上有4家戲院,還有不少的酒家
和茶店,提供著以男性勞動階級為主的娛樂。後來礦業沒落,原本是礦工聚集消磨時光的場所
,一間間關門大吉,只剩下1間目前還在苦撐的南庄戲院........
南庄戲院是那種有著剝落油漆的水泥外牆,外加鮮紅色大帆布廣告的鄉村戲院,
從以前車水馬龍到現在播映二輪片,和性感歌舞團的演出,景況極為蕭條!但昔日的風韻
猶在,頗耐人尋味呢~ 也是對過去那段歷史的一些紀念。
永昌宮建於清朝道光年間,居高臨下,可俯視南庄老街街景。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
是廟前的兩根龍柱,從清代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,是整塊大石頭一體成形以手工雕刻而成
的,目前已經很難找得到這種雕法的龍柱了~
而位於永昌宮旁的木造建築,曾是日據時代的百年老郵局,也是南庄現存少數完整的
日治時期建物之一。現在已成為「南庄文化會館」,裡面陳列著許多舊照片,訴說著陳年往事
。(但不常開門哦~)
老郵局建築揉合唐式及西式風格,日治時期的台灣建築頗為常見,也反映出日本人維新西
化的進程,具有歷史意義呢!老郵局最大的特色在於其大門設置於側面(即現今所看到的門口)
,風格在同期建物中相當罕見。
由於長期荒廢,而殘破不堪。去年九月,文化局有將老郵局重新整建,並盡量依照原工法
及原貌就地取材,抽換修復朽壞的結構材。唯一與原先建物不同的是牆壁外覆的木板由藍色改
成了原木的顏色。而整建後的老郵局,文化局計劃將由民間團體進駐管理營運,以發揮地方藝
文會館功能。
在老郵局前有一小段日據時代用石板興建的下坡階梯,古味十足,名為『乃木崎』,
「崎」是階梯的意思,「乃木」則是將軍的封號。
據說,是日治時代有一位乃木希典將軍,覺得地面泥濘難行,體恤民眾挑物行走的不方便
,於是捐了一筆錢來拋磚引玉,最後用捐款所得,修築成寬廣的石階,並讓居民挑著重物想喘
氣時有置放的空間,因此便以乃木將軍姓氏命名,感念其仁心。
南庄的老味道就先介紹到此囉~
下回將介紹『桂花巷』,呵呵.....
留言列表